【DSE2019】中學怕篤手指不讀醫科 楊潤雄當年考AO非一帆風順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7/21 18:44

最後更新: 2019/07/21 21:45

分享:

分享:

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香港賽馬會刊物《駿步人生》訪問,分享當年大學選科和加入政府工作的歷程。(相片由馬會提供)

文憑試(DSE)應屆考生正要作出升學前路抉擇,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接受香港賽馬會刊物《駿步人生》訪問,分享當年面對大學選科困難,最終選擇了出路較闊的社會科學,其後擔任會計工作多年,第2次投考政務主任始成功。

由不時被訓導主任召見的「多口」小學生,到放榜前夕通宵達旦等待黎明的中學生,到徘徊選科十字路口的準大學生,到找到終身事業,楊潤雄分享過去的心路歷程。

楊形容自己年幼時較多口,在仍然可以體罰的年代,經常被罰打手板,更試過記過及「見家長」,他說:

小學生涯印象最深刻是被人打,不是被同學打,而是被老師打。

他自言小時候已自覺要努力讀書,中學考進九龍華仁書院,發現自己不是「好叻」,幸透過學校多元化的課外活動,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。雖說「求學不是求分數」,經歷會考和高考的楊潤雄直言當年考試壓力不小,他亦試過通宵迎接公開試放榜,

前一晚通街走,找朋友談天減壓,分散自己注意力,捱到第二日就去取成績。

作為理科生,楊的父母曾期望他讀醫科,但他志不在此:

讀生物課試過要篤手指驗血,但篤極都篤不出血,好大力篤,落到去(手指)就變得好細力,自我保護系統太強。

面對大學選科,他曾因為太多選擇而不懂選擇,「所以我(大學)揀社會科學……既然不知自己想做甚麼工作,不如揀一條闊一點的路。」他又以過來人身分,形容生涯規劃對年輕人尤其重要,以助部分人早點知道如何選擇。

楊潤雄的投考政務官(AO)的路途並非一帆風順,「大學畢業後考過一次,筆試後連面試的機會都無。」他其後到澳洲一間中型工廠做會計,兼做行政工作,但直言感到在外地發展空間始終有限,加上文化差異,那時剛好遇上港府在澳洲招聘AO,便儘管一試,結果成功。

他曾做過不同崗位,自言最愛擔任民政專員做地區工作,因為可直接感受到市民的需要,滿足感較大:

做民政專員時,剛好是沙士期間,搞地區清潔工作,見證一條街由污槽到乾淨,是好實際的改變。